“哒哒”声中,一针一线都是快乐和创意

写字楼里出现“缝纫自习室”,年轻人是主要客户群

“哒哒”声中,一针一线都是快乐和创意

夏洁在指导自习室的学员制作包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实习生 程君晗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实习生程君晗

对于不少“90后”“00后”来说,缝纫机是存在于祖辈家中早已蒙尘的老物件,或是老照片中不起眼角落的一个摆设。而近来,一间间“缝纫自习室”却在悄然兴起。它们大多位于写字楼里,有着稳定的“粉丝”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其功能也不仅仅是供人缝制衣服,而是成为大家学习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新去处。

35岁的夏洁就是一名“缝纫自习室”的店主,她的店位于山西路一栋写字楼里。8月底,自习室刚刚开业,夏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试营业的消息,很快就收获了近2000个点赞和约500条评论。

夏洁从小就是一名手工爱好者,2019年她购入了自己的第一台缝纫机。“那是一台小小的缝纫机,型号是重机80。”她回忆道,当时,网上的缝纫教材很少,她只能买来几本服装图纸,自己慢慢摸索,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件成品——儿子的睡衣。

喜欢上缝纫后,夏洁开始囤布匹和材料,一匹匹花色不同、材质各异的布料,逐渐在她家堆成了一座“布山”。除此之外,各种配件、机器也越买越多。终于,她决定把热爱变成事业,“缝纫自习室”应运而生。

近日,记者来到夏洁的“缝纫自习室”,原有的办公用房被隔成3处空间,宽敞整洁的房间里摆放着平缝机、拷边机、绷缝机、操作台等,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棉线,柜中是花纹繁复的布匹,显眼处还有几个人体模特展示着学员的作品。

学员周女士正在一台缝纫机前忙碌着,她本职工作是模特,一周前得知有“缝纫自习室”,便循着地址找了过来。因为是纯“小白”,她报了个新手课程,在夏洁教授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这是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个发圈;第二件作品也是个发圈,不过我给它加了一道蕾丝边……”周女士指着自己的作品向记者介绍。当天,她正挑战“高难度”的创作——给自己的耳机盒做个耳机包。记者看到,这个耳机包已初见雏形,背面还残留着些许未修剪的线头。

夏洁说,来自习室的顾客95%都是新手,只在小时候见过缝纫机,但从没碰过,对缝纫机有些好奇。为了帮助她们入门,夏洁设计了3种课程,时长从100分钟到160分钟不等,大家能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快速了解家用缝纫机的使用方法,并且制作出一个成品,通常是一个发圈或是一个宠物围脖。

“顾客以年轻人为主。”夏洁透露,不少顾客是周边的大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缝纫机对于她们而言是童年的一份记忆,也是一种独特的放松方式,“上周,两名大学生在自习室完成了第一件缝纫作品后,和我说‘非常快乐、非常减压’。”

周女士告诉记者,随着手脚配合,在“哒哒”的机器声中,脑中创意变成手中现实,特别有成就感。

宝妈也是“缝纫自习室”里的常客,与上班族、上学族不同,她们不是为了放松,而是希望学会缝纫技能,亲手为孩子制作衣物,哪怕是一件背心、一双袜子,都是一份饱含母爱的特殊纪念。

除了年轻人,还有一群“老阿姨”来这里找寻青春的回忆。8月底试营业期间,几位银发顾客给夏洁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满级缝纫专家”,带着布来自己做衣服。“做出衣服后,阿姨们开心地和我说,她们还是年轻时踩过缝纫机,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买衣服穿,于是缝纫机也扔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自己的手艺还在。”夏洁笑着说,现在,阿姨们时不时组织个姐妹团来自习室踩踩缝纫机,年轻时的乐趣又被重新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