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 吴福仲:“鼠头还是鸭脖?”需回应好公众朴素关切

“是鼠头还是鸭脖?”近日,江西“高校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事件”持续发酵。“鸭脖怎么会长牙?”“谁看都不是鸭脖!”等质疑蜂拥而至,“指鼠为鸭”等热梗和表情包在网上传开。

10日,江西省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并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调查处理情况。

相信联合调查组会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是,从最初学生指出饭菜存在疑似“鼠头”的异物,到如今成立多个省级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该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食品安全事件了。例如,学校食堂是否长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对学生过往的投诉是否视而不见或整改不力?初次调查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迫于不对等的地位关系而被迫“作证”?初次调查时,是否存在集体隐瞒事实或造假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联合调查组的回应。

回溯“鼠头鸭脖事件”10天来的发酵历程,初次调查的通告可以说是事件升级为一场社会舆情风波的导火索。最初公众最为朴素的关切是“那究竟是什么东西”。但通告只有结论,没有过程,证据链也一概欠奉。殊不知,面对社会负面事件信息,公众本就有“偏颇吸收效应”,即人们会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更何况,一旦碰到食品安全事件,会激活公众对过往若干查实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记忆,造成全社会的“心理应激”。进而,会出现“社会流瀑效应”,即一旦开始有人相信尚未证实的“流言”,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其实,“眼见为实”依然是社会公众判别真伪的朴素依据。面对过分形似鼠头的异物,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广大网友提出质疑,都合情也合理。相较于质询方的鲜活证据而言,初次调查中检证方回应的证据显得单薄而无力。在官方公告和书面声明之外,工商局和校方本可以记录下当事人和同学进行现场鉴别的视频,本可以将“异物”样本送检进行DNA检测并公示最终报告,也本可以从多角度对“异物”进行拍摄以展示它存在被“误认”的可能。然而,这些“本可以”却成了调查部门的“想当然”, 难以让最终的调查结果“说得清、看得明、立得住”,留给公众的是无尽的想象与猜疑。

另外,“捍卫弱者”依然是社会公众所坚守的朴素正义。事件中的一方是在校学生,另一方则是拥有管理权和裁定权的校方。在事件尚未澄清,且校方的回应缺乏可信度时,网友难免“脑补”出这样的剧情:学生迫于校方压力而选择缄口不言甚至“改口”。面对双方悬殊的地位,网友的质疑自然地带上了为学生“撑腰”的意味,以舆论监督的方式参与其中。因此,事件的焦点也从“鼠头还是鸭脖”之争转向了保障弱者的权利、伸张正义。

“重建信任”依然是社会公众的朴素期待。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溯源与核查,远超一位普通公民的力所能及与职责。在此背景下,权威调查部门与新闻机构自然就承载了公众的信任,也承担了追本溯源、厘清真相的责任。此次事件中,面对权威机构单薄的回应,网友的戏谑和嘲讽,既透露着无奈与无力,也表达了批评,更传递了警示。这何尝不是网友们以微薄的个体之力重构“可信社会”的一种尝试。事实上,有效关照并满足社会公众的这一朴素期待,才能避免陷入“越辟谣、越信谣”的恶性循环。

纵观当前的事件进展,我们已经不难洞察到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当前,人们对真相的诉求不仅仅在于“知晓”,更在于“参与”。建构可信社会也应当充分关照社会公众的朴素关切,把公开、公正与透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无论事件的调查结果如何,求真务实的调查与开诚布公的沟通都应是下一步工作的根本遵循。尤其当公众的猜测已经延伸到食堂背后的利益链、校方监管的不作为、地方上的保护伞之时,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就绝非仅止于判别“物种”这么简单了。(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热门相关:虎狼之师   懒散初唐   上古传人在都市   护花猎王   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