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大项目矽力微中国区总部建设快马加鞭

省级重大项目矽力微中国区总部建设快马加鞭

全力以赴拼进度,来年春暖迁“新家”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夏雪晴

沿玄武大道行至徐庄高新区聚慧园,从聚宝东路驶入,行至道路尽头,蔚蓝如洗的天幕下,六幢塔楼拔地而起,背倚青翠的聚宝山,绿色的围挡上写有“矽力微总部”五个字。

作为2024年省级重大项目,矽力微中国区总部项目自动工以来建设快马加鞭。记者了解到,项目预计年内实现精装交付,明年将正式投入使用,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根据需求定制载体,项目建设超序时进度

戴上安全帽,扣上安全扣,昨日上午,记者进入了矽力微中国区总部项目施工现场。仰头看去,只见临近出入口的1号建筑外立面大半已被蓝色幕墙覆盖。工人正手持清洁工具,对即将上墙的幕墙进行擦洗,另一侧是工作中的吊臂。

矽力微中国区总部项目位于徐庄高新区聚新园地块,总投资超7个亿,规划建设6幢办公塔楼,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幢塔楼为3层至11层,将打造集办公、科研、大型实验室、封装测试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公寓、大型科技展厅为一体的总部大楼。

2023年6月,项目正式破土动工;2024年6月,项目主体建筑实现封顶;目前,项目进入幕墙、精装修和机电施工阶段,建设各节点均超序时进度。“最多的时候,有六七百名工人同时在现场。”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

在设计建设时,考虑到未来整车试验等需求,试验区层高为6米,空间更大更阔,结构上也采取了斜梁增大承重。办公楼设计时也别有“巧思”。区别于常见的外开下悬窗,办公楼窗户为狭长的长方形,嵌于两块幕墙中间,还“穿”上了形似三菱柱的外壳。增加这一设计后,不仅能阻雨挡尘,还能保持室温稳定,26摄氏度以下几乎不需要开冷气。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打造模拟芯片产业平台

“两幢相连的塔楼是自用办公楼,这一区域是试验区,这幢作为员工宿舍和人才公寓。”站在项目施工现场的效果图前,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逐一介绍道。

成立于2012年的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信号链、汽车电子与电池管理芯片研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隶属于模拟芯片设计龙头企业矽力杰集团。

模拟芯片产品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截至去年底,南京矽力微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347名,占比超86%,每年企业研发投入达2.5亿元,占全年营收近一半。

2024年6月,历时7年研发,南京矽力微所研发的动力电池与储能BMS产品线系列产品SA63122通过中汽研ISO26262ASIL-D等级产品认证,这是国内首颗通过该认证的18串车规BMSAFE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目前,该芯片已导入国内几大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与电化学储能厂商。

从珠江路到聚宝山,政企同频加速奔跑

从珠江路租赁的沿街办公楼,到迁入徐庄高新区研发三区,再到建设中国区总部,13年来,南京矽力微扎根玄武、枝繁叶茂,也成为民营企业在区域营商环境滋育下不断扩大投资、全力加速奔跑的生动写照。

“从拿地开工到项目建设,市区都给了企业很大的帮助。”该负责人介绍。2023年7月,企业通过网上申请办理“矽力微中国区总部项目建安工程”施工许可。玄武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立即就办”,对相关材料、信息及时审查、复核,电话指导材料修改、补正,于当天就完成了审批,发放了电子施工许可证,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营商环境有温度,企业发展动力更足。集成电路产业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在玄武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也是三大千亿级产业之一。玄武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玄武区深化产业强区建设,在推动软件信息业集聚发展的基础上乘“数”升级,深入建设江苏国际数据港,推动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等重点应用场景落地。

在矽力微中国区总部项目规划中,有一幢办公楼未来将用于招引上下游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入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下游优质厂商,形成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记者获悉,南京矽力微还计划组建一个世界级的模拟IC设计团队,吸引国内外高端IC设计人才加入,打造以信号链、汽车电子与电池管理芯片为主的高端模拟芯片的产品线,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模拟电路设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