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型”新风采]为“富矿精开”攻关核心科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10月15日上午9点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胡瑞忠整理完手头工作,从办公室匆匆赶往机场,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给研究生上课。
几天前,他刚从湖南省平江县万古矿区金矿勘查项目和横洞钴矿普查项目现场考察回来。在野外、实验室、学校之间来回跑,虽然很累,却乐此不疲。
“我们将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助力国家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胡瑞忠说。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探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胡瑞忠表示,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找矿犹如“大海捞针”,提高找矿效率,离不开科技创新所起的关键支撑作用。
扎根西部,面向全国。胡瑞忠长期聚焦矿产资源如何形成、去哪寻找和怎样寻找等重要科技问题,通过揭示成矿规律和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明确“找矿标志”,从蛛丝马迹中定位矿产的位置。
历经10多年研究探索,他创造性地揭示华南中生代西部低温金锑铅锌多金属成矿省与东部高温钨锡多金属成矿省的成矿时代一致,并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指纹,证实两个成矿省是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整体,确定成矿后华南自西向东剥蚀程度的增强决定了目前近地表矿西部低温、东部高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找矿预测提供了崭新方向。
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以“多块体作用驱动、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为重点的大陆板块内部成矿新理论,为解决大陆板块内部成矿机制不清和成矿规律不明的全球性难题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贵州正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持续注入强大动能。
胡瑞忠表示,“富矿精开”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把贵州经济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抓手,要做好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加快解决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精”背后的核心和“卡脖子”科技问题。自己将继续带领团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地质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力争实现关键理论与技术方法突破,以科技创新赋能国家和贵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