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惩治“按键伤企”行为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自媒体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广泛的覆盖范围,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当这股力量被滥用,变成对企业和企业家进行恶意“碰瓷”的工具时,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已不容忽视。近期多起自媒体恶意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的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更对整个社会的营商环境构成了威胁。

自媒体恶意“碰瓷”企业的行为,实质上是利用信息传播的便利性,进行无中生有、歪曲事实的造谣抹黑。从刘强东被不实新闻“碰瓷”,到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演讲被恶意剪辑,这些案例无一不揭示了自媒体乱象的冰山一角。这些自媒体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臆测企业、污蔑企业家等手段,企图达到吸引眼球、赚取流量的目的,却严重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和秩序。

更令人愤慨的是,贵州贵阳一家名为易鲸捷的数据库企业遭受造谣中伤近四年。造谣者不仅恶意造谣其产品“假国产”等,甚至“碰瓷”省委领导,虚构“省委书记批示”、“炮制”该公司及其实控人被公安侦查的虚假警情,且在当地公安辟谣后我行我素,依然造谣传谣,其手法之卑劣、影响之恶劣,已经触及法律的红线。

显然,面对自媒体乱象,依法惩治“按键伤企”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打击网络暴力、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从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到“两高一部”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再到国家网信办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这些措施为依法惩治自媒体乱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依法惩治“按键伤企”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那些恶意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的自媒体,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加强网络监管和舆论引导,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此外,企业和企业家也应积极应对自媒体乱象。一方面,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恶意造谣者进行有力回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自媒体乱象的蔓延,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

因此,依法惩治自媒体“碰瓷”企业行为,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共筑清朗网络空间,让网络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评论员:江欸要(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