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陈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重要任务,为贵州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提供了根本遵循。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是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数字产业化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了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通过高水平制度供给,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强化制度供给推进数字产业集群化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特色数字产业集群。重点依托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阳高新区等,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产业,围绕数据中心、算力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发展国产化服务器、计算机整机、外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产业,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转变,打造国产算力产业集群。强化市场化算力服务,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积极探索“西部算力网络枢纽+东部算力资源需求”“西部云服务基地+东部云服务市场”等发展模式,发展清洗、标注、渲染等产业集群。

加大对数字产业集群政策支持。对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强数字产业集群用地、用能等要素支持保障。加大政府采购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力度,推动集群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支持建立市场化集群治理机制。引导集群龙头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发起成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在加强沟通交流、推进协同创新、引导行业自律等方面专业化优势,推动企业合作、产业协作、区域交流,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网络。

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依托大数据科创城等大数据产业园区,支持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北斗应用、平台经济、数据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赛道,建立新兴数字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全产业体系,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发展机遇,推动大模型在酱酒、煤矿、化工、钢铁、有色、电力、茶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应用,通过促进新兴数字技术和产业融合应用,做大做强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数字化改造升级,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

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推动在矿产、轻工、航天航空等产业领域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白酒、能矿、茶叶等龙头企业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业务和流程创新,推进优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发展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等新企业形态。

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坚持企业创新核心地位,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深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为基础,支持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示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完善产业链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支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枢纽作用,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支持产业集群主动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合作,通过“贵州+”合作模式,承接东部地区高附加值加工产业转移。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完善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合理降低制造企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数字经济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参与全省数字经济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培育)基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面向轻量化、高性能、精密化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完善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引导全省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及数字经济大型企业等,向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提供研究开发服务和检验检测服务,不断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研发效率,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产业重大方向和重点技术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培养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大力推进“科技入黔”“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行动重点服务数字经济产业,积极争取相关专业方向院士来黔兼职,引进顶尖人才及团队服务产业发展。依托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企业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构建个性化、多通道、递进式培养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好“优才卡”等政策,落实数字经济领域人才落地签证制度等,让各类人才在贵州长期发展,加快形成产业人才高地。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措施,建立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培育技术成果转化经纪人队伍,完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推动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贵州,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

完善财政金融政策

完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管理政策体系。健全完善适应产业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制度规范,建立项目筛选和决策机制,按照政府投资管理“1+3”政策体系,加强对投资重大数字经济领域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资金投向符合贵州数字经济战略要求。深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机制改革,完善基金绩效考评体系,发展耐心资本,对阶段评价优秀项目,给予接续稳定资金支持。

创新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式。依托现有产业基金,统筹部门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产业集群+产业基金”运作模式,鼓励产业基金优先投资数字经济产业,探索政府直接投资转变为市场化基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民间投资。加快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支持链,加大对集群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提高投资损失容错率,激发创新创造和产业发展带动力。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搭建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对接数字产业集群融资需求,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省数字经济实验室。本文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1GZZD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