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评丨抢抓机遇,乘风而起 “苏”写新篇章
□苏州广电暖视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苏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江南水城,在新时代文化产业的浪潮中,正以微短剧为新的突破口,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苏州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影视制作环境,成功吸引了众多微短剧项目落地生根,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的重要一极。
从《孤舟》《小夫妻》的收官,到张颂文、白百何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影视剧热映;从展现江南文化的《虞笙有秦川》、展现长江文化的《我在张家港遇到河神》,到聚焦非遗制作技艺的《搬砖吧,大小姐!》;从“上星出海”的《一梦枕星河》再到探索“微短剧+文旅”的《面若桃花》,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苏州的美丽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更通过创新的故事叙述方式和精美的视觉呈现,实现了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与苏州相关的影视剧,特别是微短剧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提升了苏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苏州抢抓机遇,通过一系列务实的政策举措吸引全国上下游相关企业及人才的关注。今天,《苏州市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为微短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措施涵盖了剧本创作、项目投资、取景拍摄、发行播映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特别是鼓励技术创新与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升作品质量,体现了苏州对高品质内容生产的追求。
精品微短剧作为推动江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促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更多人了解到苏州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魅力。而将剧中场景变成线下实体店等形式,也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剧中世界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与参与度。随着更多优质IP转化为微短剧产品,苏州将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展望未来,苏州在微短剧这一新兴赛道上前景广阔。随着数字影棚设施等硬件的建成使用,以及更多优秀人才和技术等软实力的引进,苏州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苏州,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