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赋能,梧州港迈向智能化新征程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4年梧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强势突破1亿吨大关,高达1.09亿吨,同比增长36.18%;集装箱吞吐量也成功突破100万标准箱,达到1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5%。这一斐然成绩,不仅稳固了梧州港在广西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更是其向智能化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在梧州港辉煌成绩的背后,“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以及精细的税收服务犹如强劲的助推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梧州市税务部门聚焦智慧港口建设,优化跟进税费服务,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梧州港迈向智能化新征程。

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艘艘从各地到梧州的货船顺利在广西梧州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李家庄码头靠岸,集装箱班轮停靠在泊位上,一台台岸吊加紧装卸,一辆辆集卡车穿梭往来。

作为西江下游广西境内最后一个内河航运码头,李家庄码头承接沿江产业园区的物流运输和区内部分城市的集装箱运输,码头占地面积约13.7万平方米,海关监管区拥有598米的泊位岸线,已完成2个3000吨级、3个2000吨级和2个1000吨级泊位建设,码头实际吞吐能力达到12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准箱。

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是码头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之一。梧州市万秀区税务局强化税收大数据应用,配套设置涉港涉税服务站,跟进企业智能化转型涉税业务需求,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助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我们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免1120万元,税惠红利的精准落袋是我们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唐文丽表示,公司将大力推进码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全要素、全场景、全价值链融合的新码头业态。

除直接税惠外,梧州市税务部门还在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为港口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精简办税流程,实现多项业务“一站式”办理,大幅压缩办税时间;此外,通过上门辅导开票、推送政策清单、及时回应企业涉税需求等方式助力港口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

赤水港码头位于梧州市藤县塘步镇浔江南岸的赤水圩附近,该港口具有优良的深水岸线条件,港前水域宽广,通航条件优越,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是首批列入自治区层面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重点推进的港口码头项目之一。2024年,该港口完成了货物吞吐量1386万吨,同比增长14.79%,刷新了广西内河港口公共单体作业区年吞吐量的历史记录。

“去年,我们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11.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6%。随着港口业务量的增加,企业数电发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藤县税务局及时辅导企业开具数电发票,满足了企业的用票需求。”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办税人周咏表示,有了“税力量”的支持,企业将继续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构建起集成式一体化新码头业态。

展望未来,梧州港将继续借助税惠东风,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梧州市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港口发展需求,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继续落实好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助力梧州港在智能化浪潮中破浪前行,创造更多辉煌。(封欣欣 林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