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蛟龙镇:发展归雁经济,做好人才文章

鲁网12月19日讯临沭县蛟龙镇将村级作为归雁人才创业创新的主战场之一,通过各类招引政策不断吸引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负责人、农业科技人员的注意,各类在外人才纷纷化身归雁踏上了回乡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征途。

活用本土人才。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与高学历人才相比,许多本土人才成长于乡村、成才于乡村,他们更懂农村更懂农业,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蛟龙镇充分重视本土人才的挖掘,牢固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尤其注重在“毕业季”“探亲季”等关键时间节点,挖掘蛟龙本土“田秀才”“土专家”,充实人才队伍。

广纳在外人才。在外来才是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推动人才振兴,必须拓宽渠道,“筑巢引凤”把人才“引进来”。蛟龙镇致力于开展人才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宣传,改变大众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服务”工作,对归雁人才、归雁项目在政策上倾斜,在服务上关心,在经济上保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蛟龙镇不断深化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切实增强五大振兴在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创造能力,积极发挥人才作用,加强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力度,扎实做好归雁人才引进、归雁经济培育。(通讯员 袁国峰)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