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社会职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杨丽芳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高校应结合职能定位,针对乡村文化振兴需求,因地制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健全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做好社会服务,探索实践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乡村文化课程体系。一是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将地域文化特色纳入教育过程,设置专业和课程,并合理配比相应学分与考核制度,有效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匹配乡村文化发展需要。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融入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知识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激发乡土情怀,使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农村,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三是做好课程思政。将优秀乡村文化有机融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实行常态化穿插教学,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合力作用。利用新媒体及“互联网+”等方式,通过视频、图片、实际案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播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对当代价值观进行总结反思,获得正向启示价值。

创新培养模式,开展面向乡村的大实践。一是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乡村、贴近农民、体验农业,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鲜活度,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职业认同、乡土认同,树立参与乡村振兴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是鼓励乡野实践。由教师学生组建团队,利用假期到乡村开展乡村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三农”发展现状,感受乡村风土人情,从内心树立起服务乡村、建设乡村和振兴乡村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支持开展课题实践。每年遴选一批、立项一批面向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课题,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毕业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当前乡村振兴所面临现实情况的认识和思考。

开展调查研究,将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一是重视科学研究。鼓励师生组建团队申报各级别、各类型的“三农”方向科研课题,在教研融合中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对培养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产生积极影响。二是开展横向合作。整合教育系统优质资源,形成跨院校、跨专业、跨课程的科研团队,整合特色教学资源与地域文化案例,构建乡村振兴研究框架,深化在教育共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协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研究。三是深化校地校企融合。高校与地方、企业建立多元合作,组建多机构、多职能、多方向的科研团队,以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提炼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等元素,开展多种角度的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

发挥资源优势,补齐乡村文化振兴短板。一是推动“志智双扶”。依托帮扶团队做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多种渠道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教育帮扶政策,把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困难学生等作为监测的重点群体,做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二是开展“推普”服务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推广,提高农民普通话水平,提升群众语言文化素质。三是弘扬民族节日文化。深入了解研究传统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历史和传承意义,用新理念、新形态弘扬传承民族节日文化。

深化多方合作,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一是挖掘乡村文化家底,有效整合文旅资源。深入调查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传统民俗、特色饮食、非遗技艺等乡村文化元素,将其有效串联为一体化的乡村文旅规划,为村域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样本。二是支持文创产品开发,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围绕文创产品开发,同当地政府、企业建立广泛合作,鼓励师生开发有乡村特色、含艺术价值、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同时,拓宽营销途径,结合短视频、直播带货等途径大力提升乡村知名度。三是推进文化治理,改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高校要积极参与画美乡村、非遗手作工坊、乡村文化馆的设计与运营。同时,借助乡村节庆节会活动的开展,组织特色研学活动,吸引游客互动体验。

(作者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本文系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规划委托课题“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