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规模多机种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成功举行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刘煊尊】“翼龙”-1E长航时无人机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开展火情监测和应急通信,AG600M等多型号灭火机紧急出动投水灭火……近日,由航空工业集团组织开展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多机种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湖北荆门成功举办,本次演练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森林火灾所出现的特殊场景,执行了“灾情侦察、态势监控、中继通信、精准灭火、快速投送、医疗救护、效能评估”等演练科目,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自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成果,实战验证了航空应急救援战法研究、科技创新、装备研制、实战应用等科研生产成果。

“近年来,四川凉山、重庆等各地重大森林火灾频发,国家对重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也在全力加速推进AG600M灭火机研制。目前,AG600M灭火机已具备执行灭火任务的能力。”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副总经理赵玉河10月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作为此次演练的主力机型,被誉为“鲲龙”的AG600M灭火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60吨,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过程中放下汲水斗,利用飞机滑行的动能可快速地在20秒内汲水12吨。该型飞机还设置了增压舱,巡航高度得到提升,舒适性及经济性得到明显改善。

此前,AG600M灭火机完成了不同投水模式,不同投水量,不同投水姿态,不同投水高度,不同投水速度等各种组合下共61架次、88小时试飞,共计投水139次,单次投水最大覆盖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性能优于俄罗斯的Be200和美国的C130等国际主流灭火机型,充分验证了飞机投水功能和效能、平原、丘陵、高原典型任务场景灭火能力、飞行保障能力、安全应急等能力。”赵玉河称。

除了在森林消防领域是一把好手, AG600M在海上应急救援领域也填补了我国中远海航空救援能力的空白。AG600飞机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总工程师黄领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通过在飞机平台上进行适应性的改装,装备海上搜索及救援的各型任务系统,AG600M即可实现海上的搜索及救援任务。同时,得益于飞机平台的可扩展性,还能发展出用于岛礁运输、海洋执法维权、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一些特种的多样化用途。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AG600M灭火机已全面转入科研试飞和适航取证试飞。已全面完成大气数据系统校准、操稳特性、失速特性等一系列飞机平台研发试飞,基于目前科研试飞数据评估,飞机平台基本性能均符合预期,满足设计要求。今年6月完成典型灭火场景验证试飞科目,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目前,正开展各系统研发试飞科目,包括发动机空中停车起动特性、航电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刹车特性和防火系统等研发试飞。截至9月25日,4架机AG600M灭火机实际飞行479架次/3236个试验点,月均单机飞行16.1架次,单架机单日最多飞行7小时48分,远超过国内其他民机科研试飞平均水平。预计于2024年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并实现交付。

演训难度大,实战意味浓

“此次演练,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1:1呈现了应急救援的真实场景。”赵玉河介绍称,本次演练设置了真实的火场环境,这对于演练牵头单位的组织能力,以及各参试单位的装备能力,飞行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不仅演练装备多,而且演练场景复杂,一共包括到7种不同场景,演练节奏非常紧凑。

在2021年7月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应急救援、2022年9月四川泸定地震应急救援、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福建省受灾地区应急救援等实战任务中,“翼龙”系列无人机都曾实现实时侦察、回传现场高清图像、视频数据,恢复公、专网通信,打通了“三断”极端条件下的应急救援生命线。

在10月27日上午举行的演练环节中,参演的“翼龙”-1E无人机再次“复制”了这些救援场景。《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模拟火情的现场,滚滚浓烟传出,搭载着高清光电侦察设备、多功能雷达和应急通信保障吊舱的“翼龙”-1E无人机,从漳河机场起飞后开始在任务区盘旋,实时回传“受灾地区”现场画面,实现图像、语音、数据上下贯通、可视指挥,为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明确救援救灾重点方向、部署灾后救援工作和灾情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后,“翼龙”-1E无人机化身成为空中基站,持续恢复移动公网信号,通信测试短信成功发送,实现了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成功保障了“受灾地区”公网通信。

而此次演练中,最难的科目之一无疑是AG600M灭火机汲水投水灭火。黄领才表示,AG600M灭火机水面汲水的难度在于,AG600M灭火机在水面滑行汲水之前,在空中下降还没有接触到水面之前,就已经放下了位于断阶后的汲水斗,这样飞行员在飞机接水后,就能专心地操纵飞机,控制飞机的速度处于较高的稳定滑行状态,一旦水箱汲水完毕,则收起汲水斗,并加速起飞离开水面。要飞机状态理想,飞行员操纵得当,才能完美实现水面汲水的能力。

通常来讲,越大吨位的飞机在飞行运动中的惯性就越大,操纵起来就越困难。对于大型灭火飞机来讲,要达到最佳的投水效果,还必须尽可能飞得低飞得慢,AG600M飞机机长赵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就对AG600M的低空低速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必须通过高效的气动设计以及飞行边界保护设计,来使飞机既能实现低空低速的飞行,还能具备一定的安全域度,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

“此外,AG600M灭火机载满12吨水时,理论上最大的飞行重量达到近60吨,在火场上空投水时,如果是齐投的话在4秒中内,12吨水就会被瞬间投放掉,相当于60吨的飞机几秒钟内就变成了48吨,急剧改变了飞机的重量和重心,这不仅对飞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以及对飞行员的驾驶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跟一般军事空投相比更难的在于,这是飞机运行在低空地速的临近飞行边界的状态下执行的,本身这种状态下的正常飞行都是极其危险的。同时,火场情况千变万化,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浓烟、突风等外部环境对投水灭火飞行带来的困难也是十分巨大的。”黄领才称。

然而驾驶着AG600M灭火机参与这样一场实战意味颇浓的演练,其体验也是极为特殊的。赵生表示,作为飞行员自己飞过很多机型,当中的很多机型为我国的航空科技,以及国民经济的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 AG600M灭火机我认为是一款真正的用于救民于水火的飞机,当火灾发生后,通过驾驶 AG600M灭火去控制火势,进而扑灭火情的这个过程,让我们机组成员内心充满了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这种感受是驾驶其他民用飞行所无法比拟的。”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本次演练中,AG600M灭火机、“新舟”60灭火机、AC313消防直升机先后采用地面注水灭火、水面汲水灭火、吊桶取水灭火等方式,共执行8架次投水灭火任务,累计投水70吨。

彰显中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能力

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协同、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空中灭火和地面消防协同,堪称是本次演练的一大特点。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也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独特亮点和优势。

据了解,本次演练共设置了“航空灭火、航空救援、航空医疗、应急通信”四大应急救援场景,由我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创新研制的AG600M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新舟”60固定翼飞机,AC313、AC312、AC311A直升机,“翼龙”-1E无人机,AR500无人直升机共7型8架装备参与了演练。

在10月27日上午举行的演练中,《环球时报》记者看到,除了空中投水灭火科目之外,AC313直升机还演练了快速投送消防队伍抵达现场,完成空地协同灭火。AC313和AC312直升机开展了伤员救助和转运任务,AC311A直升机执行了侦察航拍任务,AR-500无人直升机进行了灾后空中监测,确认余火已被完全扑灭。各种机型体系化、专业化地完成本次应急救援演练任务。

“作为飞行员,我们平时的飞行任务往往是驾驶单架飞机飞行,多机种飞机联合飞行的情况较少,飞行目的也往往是熟悉飞机特性、验证飞机性能等等,而这次的实战演练充分地发挥了现代航空装备在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赵生表示,此次演练采用多架次飞机和多机种全方位集中打击的方式,对火灾发生时相关的难点进行了集中的应对演示,其中包括无人机的巡查预警,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还包括灭火飞机紧急出动灭火,还包括人员的投送以及救助,以及后期的勘察评估等等,这些应用都将为我国的应急救援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

而参演的各机组也都表示参加本次演练的国产装备性能优异,种类齐全,分工明确,状态良好。在演练期间,各参演机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完美协同,精准对接,完成了跨区域、跨空间、多功能搜救一体、救治协同,及时安全等特征的救援行动,实现了网格化、空间化、区域化协同,也打通了应急救援的生命线,实现了及时高效精准的救援。

“通过体系化的研究和验证,我们将会进一步研制更多性能优异的航空应急装备,更好地满足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航空工业集团民机国合部部长徐德朋表示,通过此次演练的成果,会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灭火的方法流程和标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提炼航空灭火装备应用场景的培训体系和实战化训练体系。相关体系建成后,最终可以培训更多的飞行员、机务等航空从业人员参与到应急救援领域。

“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将来我国各个地方都需要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这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培训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徐德朋称。

热门相关:唐朝贵公子   黑暗血时代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惊艳人生   万古第一帝